树欲静而风不止!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啊!
(资料图)
“五一”假期过后,新冠疫情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。
近期,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: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越流感,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。且5月1日-7日北京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超过一万例。
是的,你没看错,新冠重返第一,一波疫情小高峰正在到来!
如果说数据是灰色的,让我们看看数据之下的真实社会生活吧。
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,5月15日下午,记者致电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,多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就诊需排队半个小时以上,有的医院要排3个小时。
网上,也有不少些网友在社交媒体说自己“二阳”了,还贴出了自己的“症状分享”。
“坐标南京,全家二阳”。
“坐标广州,去年刚阳,今又重阳。”
好多看到这个消息的人,都心惊胆战:天啊,是不是大家这次都得再阳一遍,二次感染真的有这么厉害吗?
这里,我想给大家讲四个观点:
1、其实,这一波新冠疫情小高峰的到来,是预料之中的,毕竟从去年12月算起,现在已经到时间了。
要知道,感染新冠病毒之后,是有3-6个月的免疫期的,这段时间,人体对类似病毒可谓刀枪不入。
但从去年12月算起,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快半年了,咱们这个免疫期的临界点已经到了,很多人正在逐渐失去了病毒的免疫能力。
这个问题上,英国那边其实去年就已经演示过一遍,什么叫做“重回第一”,该跳的坑一个都不会漏掉。
特别是现在国际上正在闹“大角星”病毒,这是两种奥密克戎亚变种的重组产物,是目前已知的感染力最强的新冠毒株!
鉴于咱们已经对外打开国门,“大角星”病毒进来的可能性会更大,如果扩散开来,也会加快疫情小高峰的到来。
2、这波“二次感染”,并不会和去年一样,出现大面积感染、狂飙突进式全民复阳,海啸不会出现!
从全世界看,很多国家都出现过两波新冠疫情,主要有两种情况: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,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。
国外研究表明,健康人群在有症状的自然感染后6个月内二次感染可能性很低,一年内仍然较低。
国内监测也显示:目前“阳了”的人,大多是此前没有感染过的人,现阶段复阳的人并不多。
更何况,防第二波疫情,真的比第一波好防多了。
第一波疫情是真的防不胜防,想不被感染,更多是看运气,所以大家基本上是在短时间里,一起中标。
但第二波疫情,因为大家体内抗体浓度下降速度不一致,不至于跟第一波一样集中感染,仅仅会小范围传播。
比如,新加坡在一年多时间内,二次感染没有超过30%,香港二次感染比例则更小。
所以,安心好了,咱们大陆并不会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,出现新冠疫情海啸。3、二次感染后,新冠引发的症状,会比第一次感染轻微,不会难免难受,对身体伤害也小一些。
事实上,以前如果阳过一次,对再次感染是存在一定保护作用的。
形象说,首次感染后,我们的身体所形成的免疫记忆,具有一种“照妖镜”的能力,在二次感染发生时,即使病毒发生变异,免疫系统也可以迅速识别病毒。
这样一来,咱们身体就无需调动全部“资源”去对病毒“狂轰滥炸”,避免“免疫风暴”发生,表现出来就是症状会更轻、病毒清除时间会更快。
所以,咱们的身体是非常聪明的,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保护,再感染的风险都会变小,症状更轻。
4、有些人担心,二次感染爆发后,国家会搞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封控,导致经济遭遇重创。
错!
君不见,前几天,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公开宣布:新冠疫情不再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,这说明,病毒虽仍存在,但大流行已经过去,全球已经同此冷暖。
更何况,国家已经明确,今年最主要任务,就是拼经济,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重振2019年之前的高质量发展雄风,满足国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渴望。
可以肯定,国家将继续全力扩大内需,提振信心,让市场的温度暖起来,推动经济彻底复苏好起来。
悠悠万事,于此为大:发展,发展,还是发展!
当然,这也不等于我们对“二次感染”完全掉以轻心,特别是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儿童,更要继续做好防护,该洗手洗手,该戴口罩的戴口罩,尽可能别让XBB.1.5新毒株上身,导致二次感染。
当然最重要的,还是要增强自身免疫力,努力调整好身体状态,多补充水分,加强饮食营养,多吃点鸡蛋牛奶啥的。
同时,相信国家也会提前做好预案,抓紧研发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国产新冠mRNA疫苗,加快生产阿兹夫定以及类似辉瑞P药的抗病毒药物,未雨绸缪、有备无患。
让我们于无声处坚守!
请相信,历史的潮水一定向前!
一切都会好起来的!!